营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科学喂养,平衡膳食,是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小儿营养需要相对较大,而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容易出现较多的营养问题。一方面,小胖墩不知不觉出现了;另一方面,孩子厌食不吃饭,越来越消瘦,令人心忧。因此儿童的营养则更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以更好地保障患儿恢复和生长发育。
营养不良可致儿童......
1
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儿童营养不良,会给身体和智力发育带来一系列的损害。在脑迅速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对智力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
儿童营养不良会引起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营养不良初期,身高并无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亦低于正常。据临床统计,至少20%的矮小症患儿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目前,矮小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这一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应该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营养过剩可致儿童......
2
1、体重超标。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肥胖病史越长,各种代谢障碍就越严重,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2、营养过剩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性早熟可能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盲目进补、过量摄入激素有关。在生理上,可能会导致儿童骨骺提前闭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最终身高;在行为上,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性器官的过早发育和性意识的过早觉醒,将导致儿童不具备相应的自控能力,女孩可能会出现早恋、早婚、早孕,男孩则可能出现性攻击、性犯罪等。
3、导致儿童龋齿率的上升。儿童进食的多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黏糊状食物,营养物质在乳牙边积累,变成了龋齿的温床。
4、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肥胖儿童经常是同伴嘲笑、捉弄的对象,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如孤独、自我封闭、逃避社交,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
营养不良的早期信号
1、情绪变化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情绪多变,爱发脾气等异常情绪变化都是由于体内缺少各种维生素所致。
2、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在食谱中增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常见儿童营养性疾病
4
1、婴幼儿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从婴儿出生第一口奶开始就可能出现,伴发婴幼儿期的常见过敏性疾病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治疗食物过敏,除开临床治疗外,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钙)
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发病缓慢,影响生长发育,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多发生于3个月-2岁的婴幼儿。该病容易引起缺钙、枕秃、梦哭等症状。
3、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幼儿常见的疾病,它的出现一般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补铁的关键除了进行正常的饮食之外,辅食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宝宝年龄的问题,辅食添加最好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
4、锌缺乏
锌缺乏是指锌摄入、代谢或排泄障碍所致的体内锌含量过低的现象。营养性锌缺乏表现为生长迟缓、免疫力降低、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等。营养不良是引起锌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5
营养不良幼儿干预措施
1、要把这些幼儿纳入到体弱儿管理中,给予特殊的饮食,保证热能,蛋白质的供给;生活上给予特别照顾,保证进食量。对消化功能差的幼儿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如捏脊疗法或服用开胃健脾的中药。
2、要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矫治先天性畸形。
3、调整饮食保证营养,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饮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营养均衡。一般选用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和绿叶蔬菜等,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加强户外活动,以增加食欲。按时定量进餐,并注意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5、定期体格检查根据幼儿年龄按要求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营养不良幼儿每3个月测量体重,身高一次,以便早期发现体重不增等产生营养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
6、加强体格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根据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不仅能增加幼儿的食欲而且能提高幼儿的抗病能力。
肥胖儿干预措施
6
1、饮食保健:饮食总量需加以控制,循序渐进在原有基础上减少1/5~1/4,而后逐渐过渡到1/3。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减至原有主食量的1/3左右就不可以再减了,以防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每日饮食应有规律,要保证早中晚3餐,餐餐不可少,尤其是早餐不可缺少,进餐时速度要慢,因快速进餐不易产生饱腹感,易导致进食量过多。晚餐不可吃得过晚,晚间不要随意加餐,建议饭前先吃一些低热量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或汤,而后再安排吃主食。食物应以蔬菜、水果、米饭或面食为主;控制摄入各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洋快餐、奶油制品、甜食和甜饮料等。限制肥肉、油炸食物、蛋糕、西点和饮料,以及高糖水果,如枣、香蕉、桂圆、果脯、果酱,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2、运动保健:增加活动,只有将饮食控制与适宜运动相结合,并能长期坚持在1年以上,才能有效达到减肥目的。即便已经逐渐使体重恢复了正常,运动仍要继续坚持,才能防止体重反弹。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要根据肥胖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而定,如踢球、跳绳、做操、跑步、散步等,之后还可选择健步行、爬楼梯、游泳等项目。健步走和爬楼梯虽然很简单,兴趣性差,但其消耗能量很大,往往是跳跃活动的2倍以上,值得提倡。活动时间每日不要少于40分钟,最好在1小时左右。健步走时,应当坚持一次走上30-40分钟,中间不要停歇,不要玩耍,才能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
3、心理保持健康:肥胖儿童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卑、胆怯、孤独、退缩等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针对具体心态给予指导,以促进和维护其心理健康。首先,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逐渐克服心理问题,消除不利影响。其次,要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主动与同龄孩子交往,乐观向上,克服自卑心理。要使患儿相信,只有乐观与积极的心态才能帮助减轻体重,否则将增加体重。
图文:保健室
编辑:保健室
审核:刘琼华
签发:雷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