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谭小军很多胖的人,身体其实在饿着尤其儿
TUhjnbcbe - 2021/8/26 0:02:00
随着生活物质条件不断改善,我们大部分城市人群都可以在每天的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已经不需要担心吃不饱。但是,吃太饱、吃太多、热量太高又成为了一个新难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城乡各年龄组居民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其中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这些数字,都挺吓人的。这也折射出我国很多父母的育儿观念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总是把“胖”和“营养”画上等号。胖,不等于吃得好人们总是认为,吃得好才会胖,孩子胖意味着吃得好、长得好。事实恰恰相反。很多肥胖的人,包括肥胖的孩子,吃得并不“好”。1.水果、蔬菜、豆类杂粮吃不够蔬菜以及杂豆粗粮摄入不足是现代人饮食的一个通病。这些食物的粗纤维含量相对比较高,口感不如精加工的食品那么细腻,所以大多数人不怎么爱吃。但恰是这些纤维素的存在,才能调节胆固醇的平衡,并给肠道蠕动提供助力。

爱喝果汁不吃水果,是另一个大问题。

很多人以为喝果汁和吃水果是一回事,看着孩子爱喝,就天天给他榨果汁喝。这种做法也是错的。

经过榨取后,水果中的维生素会面临氧化损失,膳食纤维也会被移除。

最后只会导致水果的营养价值大幅降低,升糖指数却明显提高。2.煎炸烤的肉和油脂吃太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40~75克的禽畜肉,每天烹调油应该控制在25~30克。

但实际上,很多人的油脂的摄入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尤其是在孩子的饮食上,很多人以为孩子长身体,就应该多吃。烹饪手法上往往用的是高油的炖、焖、红烧、煎炸等。每顿都吃大量高油的荤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发胖。后续还会慢慢影响血脂和激素分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导致发育和健康问题。很多人习以为常的饮食模式,确实不缺热量,但在营养方面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属于胖子的“隐性饥饿”那么胖,怎么还会营养不良?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包括很多父母也不明白。其实,肥胖人群中的大多数,也正在面临着“隐性饥饿”。「隐性饥饿」指的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这类微量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多存在于水果、蔬菜、粗杂粮、奶类、蛋类等食物中。在精制美食当道的现代饮食中,这些食物常常会被忽略。体格上的过胖,不代表营养充足,反而很多时候是隐性饥饿的一种表现。

肥胖而身体“饥饿”的问题在儿童身上特别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谭小军很多胖的人,身体其实在饿着尤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