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之声我科普你聆听四十如何防
TUhjnbcbe - 2021/8/16 2:32:00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专家

解读

缺铁性贫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或称营养性贫血。如果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便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其结果,会使人体内的各细胞、组织供氧不足,将导致缺铁性贫血症。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因为此病是营养性贫血属于营养性疾病,因此,贫血是可以从饮食上去防治的,特别是从饮食方面的预防。

如何防治缺铁性贫血?

专家

解读

1、首先要保证营养的供给,防治营养性贫血的发生,含铁的动物性的食物中以动物的肝脏,动物的血含铁最丰富,肉类,鱼类,蛋*等含铁也较多,植物性的食物中以菠菜,土豆,黑木耳,海带,芝麻等含铁量较多。

2、食物中的铁主要是以三价铁方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胃酸及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较易吸收的二价铁,并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被吸收。瘦肉、家禽、鱼肉、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要使植物中的铁容易吸收,最好和荤菜一起炒着吃。

3、可用铁锅炒菜,铁也可以进入到食物中,是吸收的铁较多。

4、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含量高、吸收好;而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所以人们的补铁饮食中要食入一定量的肉类、肝脏、血豆腐,尤其是动物肝脏中既有丰富的铁、维生素A,也有较丰富的叶酸,其中维生素对铁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帮助。

5、为了保证铁的吸收,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因为茶叶中的单宁会妨碍铁的吸收食物中的铁,还有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也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当然,除了饮食营养外,还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配合,才能更有效的防治缺铁性贫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之声我科普你聆听四十如何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