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发育,是不少有娃家庭的“头等大事”。因此,家长对一日三餐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营养是否均衡?搭配是否合理?不过,使尽了“浑身解数”,为什么孩子还是被青春期贫血“盯”上了呢?
青春期缺铁性贫血大多起病缓慢,病初时症状隐匿,容易被家长和孩子忽略。但贫血的危害却一直存在,可导致面色苍白、萎*,毛发干枯,头昏、乏力、心慌、活动后气促、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失眠,甚至晕厥等。
青春期贫血为何找上“少年的你”
为何孩子会出现青春期缺铁性贫血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铁需求量增加青春期处于人生第二个生长高峰,身体对营养素(包括铁)的需求随之增加。如果在此阶段不注重营养或营养不合理,孩子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量减少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更爱“美”。有些女孩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盲目节食,或是饮食不规律,有挑食、偏食等行为,这些做法均可导致铁摄入减少。
铁丢失过多比如,女孩因月经量过大,造成失血过多;体内有肠道寄生虫,也可引起慢性少量肠道出血;长期剧烈运动,会导致出汗过多,引起铁流失;激烈运动也会损坏体内的红细胞,或造成肌肉损伤,导致铁流失。
铁吸收障碍慢性腹泻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维生素缺乏,也可导致铁吸收不佳。此外,如果孩子生活不规律、学习压力大、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等,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铁的摄入与吸收。
贫血先别慌五招来应对
如果怀疑孩子存在青春期缺铁性贫血,医院就诊。生活中,做到合理膳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保证足量的蛋白质摄入。适当多吃含铁高的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不但铁含量高,且不易受其他膳食因素的影响,是膳食铁的很好来源。
究竟什么样的食物含铁高呢?从颜色来说,可以考虑红色、黑色的食物。从种类来说,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含铁较高。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鸡肉、鸡蛋、乌贼、虾等;以及黑木耳、黑豆、黑米、海带、红枣、枸杞、桑椹、紫菜、发菜、香菇、芝麻酱等。
2.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多吃自然食物,做到均衡膳食;纠正孩子挑食和偏食的行为;三餐要做到食物多样化(3天不重复);每天摄入足量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补充。
3.积极治疗原发病。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常规,其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指标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是否存在贫血。对于存在贫血的孩子,要分析贫血的原因,及时发现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疾病因素,如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感染、直肠息肉等,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铁吸收障碍或铁丢失。
4.正确补充铁剂。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首选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建议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反应且易耐受。需要注意的是,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而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有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天~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2个月~3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运动,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悦。
撰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喜红冯秀兰
版面编辑:王千惠
制作:马佳韦琼君(实习)
审核:汪萌
“星标”我,精彩不错过
国家级学生健康宣传与服务平台
新闻bchb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