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科医生不会告诉你的8件事,知道这些宝宝
TUhjnbcbe - 2021/4/13 20:39: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1307.html

孩子生病很多时候都难以避免

医院做检查时候

儿科医生又有很多东西不会轻易告诉你

儿童血液检查报告又要怎么看

反反复复地问医生

不如自己搞清楚

避免孩子遭罪,荷包也能省下一笔

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往往都慌了神,医院医生就要求化验查血,这个是完全错误的。

化验检查都是辅助作用,真正做全方面诊断的是医生。

化验往往不准确,比如发烧了马上验血,因为发烧没多久,身体还没有做出充分的反应,查血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

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差别很大,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测血钙、骨密度之类的,离开人体都不是原来的样本,完全测不出任何结果

不要去查孩子是否缺钙,孩子有缺钙的症状了才是缺钙,好好的孩子去查什么呢?

家长在等待看诊的过程中,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孩子的发病过程。

准确叙述发病时间,要平复自己的情绪。家庭中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疾病,比如感冒、过敏等。

要告诉医生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一眼就看到的症状,发烧、咳嗽跟咳嗽、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也会不同。

疾病变化趋势,比如说,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了,其实是在好转,而不是加重了。

告诉医生,孩子没吃药是什么反应,吃完药后是什么反应。

去看医生最好带上宝宝吃过的药,之前吃什么药有效果,现在还可以继续吃,而不是又重新开新药,让孩子当试验品。

不要描述说,我的孩子老不吃饭,我的孩子老感冒,这些都是虚词,医生无法判断。要说体温多少度,这是量化;拉肚子几天,要说具体的天数,不要说经常腹泻。

客观叙述,而不是自己下判断,“我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并不一定准确,要让医生来做判断。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生病、生病是否严重有以下几点:

吃喝是否正常,精神状态好不好,睡眠状况,便尿情况。

哇哇大哭的孩子往往不严重,而不哭不闹、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往往更严重,因为ta已经没力气哭闹了,精神状态好坏,是衡量孩子病情是否严重的一个标准。

医生们初诊的出错率是很高的,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手足口病,初诊几乎无法判断,并不是医术高低的区别。

所以:

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一次没看好,就认为这医生不行,马上换医生看,如此下去,每次给孩子看的医生都是初诊,诊断准确率都是不高的。

复诊非常必要,因为有了初诊的经验,同一个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第二次看同一个医生,其实医生自己也会很有压力,会更仔细给孩子看。

孩子生病到好的过程是一个曲线,需要一定的时间

父母要做的不是马上把症状压下去,没症状自己就安心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还在。比如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反而对身体有损伤。

家长们认为的“最佳治疗”往往是希望“药到病除”,要知道疾病的本质是有一个过程,表面的症状消失了,往往不是真的恢复了健康,很多人都见不得孩子发烧、咳嗽,希望孩子马上就能好,这是不对的,适宜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

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

医院到处都在挂水,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国外,门诊是不能挂水的,只有住院才可以挂水。

挂水、静脉注射=慢性自杀,央视的调查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人体内部本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现在给血管扎了个洞,并且还让药物随着血液运行到五脏六腑,给内脏都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挂水的药剂,说是无菌的,其实只是杀灭活菌,那些死掉病菌的尸体依然还在药瓶中,进入人体后,特别是让肾脏产生极大的负担,因为肾脏就是负责过滤的,长时间挂水会造成肾衰竭。

给孩子吃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有哪些副作用,副作用写得越详细的药,越成熟越安全。

宁愿吃老的药也不要吃新药,因为新药往往还没得到充分临床数据,有什么副作用也不清楚。

全世界有80%的抗生素是在中国做实验的,所以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

最重要的,观念上要转变,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机能抵抗产生的体温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有问题。

孩子之前不怎么生病,结果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之前保护的太好了,没有机会受到病菌的侵害,免疫力也就没有得到提升,一旦上幼儿园会反复的生病。

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升,长大后才会不容易生病。

如果真的碰到要进行血液检查,那检查报告又要如何查看呢?

我们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及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WBC)

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感染的常用指标

和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有关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细菌感染or病*感染

细菌感染还是病*感染可以通过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简单判断如果有感染症状,WBC和N%的值明显增多,判断可能存在细菌感染;WBC正常或低于正常值,判断可能存在病*感染。

?要不要用抗生素?

而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根据孩子的病史、临床症状,再结合化验来决定。有的宝宝抵抗力强,不一定表现出症状,且精神反应等一般情况好,可以暂时先观察。但如果小朋友病情变化快,家长觉得不对劲,则需及时复查。通常只有严重细菌感染,才需考虑使用抗生素。

另外,嗜酸性粒细胞比例(EO%)若高于血常规报告上的正常值范围,则提示宝宝可能有变态反应疾病(如:过敏)、寄生虫病、湿疹等。

血红蛋白(HGB)

判断是否贫血的常用指标

负责转运氧份,与贫血、营养不良等有关

血红蛋白(HGB)俗称“血色素”,若血红蛋白正常,则提示宝宝没有贫血,但是存在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则提示铁储备不足,建议适当进食含铁丰富食物,如六个月婴儿该添加辅食了,辅食应该为富含铁的婴儿营养米粉,已经添加到荤类食物阶段的宝宝则建议进食动物肝脏、血制品(如猪、鸡、鸭的都可以)1~2次/周。只要食物营养丰富,自然能满足铁的供给。

若血红蛋白值偏低,并且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则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需要口服铁剂,并且进食含铁丰富食物。若血红蛋白值偏低,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

血小板计数(PLT)

反映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引起重视,观察在平时护理中宝宝皮肤是否出现用手压一下不褪色的皮疹,当心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增多

而宝宝在感冒或生病时都有可能引起血小板高于血常规单中正常值范围,对于轻度的血小板增多,一般无特殊处理,因为待疾病好转后血小板会自行降至正常。但如果血小板>×10^9/L,异常增多,提示血液容易凝固、有形成血栓的风险,此时需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对症处理。

C反应蛋白(CRP)

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医院,医生常常建议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正常参考范围:≤8mg/L,可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因为它的半衰期短,病变好转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所以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一般当宝宝发热24小时以上,查血常规+CRP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感染比较有意义,但是对于有的病情比较急重的宝宝也有可能刚起病就查血常规+CRP。病*感染也有可能引起CRP轻度高于正常值。但是CRP高于正常值的程度越高,则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CRP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感染的严重程度,具体判断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

总结:

?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细菌感染

?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高,C反应蛋白正常:病*感染

?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单核细胞数量也增多:病*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结肠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血红蛋白减少:患有贫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查血tips:

做血常规一般采用末梢血(指尖血),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出现发热等症状的24小时后再行血液检查,这样才有参考价值。

检查前千万不要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影响血液检查的结果误导诊断。

通过观察宝宝的一般状况和精神状况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较为可靠。

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还是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等,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决定。

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

按个再走啦~让我知道这篇文章对您是有用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科医生不会告诉你的8件事,知道这些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