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奶是成长中重要的“第一步”。断奶过程中不仅对宝宝心理生理的发育产生影响,对宝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爱帝宫乳房管理中心乳房督导表示:想要做到科学断奶,宝妈一定要具备完善的知识和充足的心理准备,而且还需要顾及宝宝的情绪和身体的各种状况。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才能科学的断奶。
妈妈篇——断奶需科学,切记盲目断奶
大家都知道,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而且还需要科学的断奶,否则容易踏进误区。
(1)合理的时间
母乳喂养至少应该坚持到6个月以上,而且在不影响辅食的基础上,一般情况下母乳可以喂养至宝宝2岁以上。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的营养需求越来越大,宝宝1岁后,奶制品(包括母乳、奶粉、牛奶)已不再承担宝宝生长发育营养的主要来源,但仍可作为优质蛋白质和钙的主要来源。此时,如果宝宝吃奶只是心理上安慰,特别是夜奶频繁,或者由于恋奶严重影响了正常饮食,妈妈们便可以着手给宝宝进行断奶了。
断奶季节推荐:断奶最好选择在春秋两个季节,春秋季气候舒适,而且宝宝食欲也相对好。此外断奶前必须先确定宝宝的身体状况良好,消化多功能各方面的功能并且能适应母乳之外的食物。
(2)坚定的心理
因为断奶过程中,有些妈妈态度不够果断,舍不得宝宝哭闹,一心软就又给宝宝喂食,一味纵容拖延断奶时间,这样反复的行为,会造成宝宝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的现象,所以妈妈一定要“狠下心”,循序渐“断”,不可半途中断。此外还有些妈妈采用“分离”法,让宝宝和妈妈彻底分开。但是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宝宝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营销心理和生理的正常发育。所以在断奶前,必须让宝宝适应除了妈妈之外的亲人,减少依赖感,慢慢适应。
(3)食物辅助
大多数宝妈断奶都会用食物进行辅助,或者到要点买断奶药,通过食用方式减少乳汁。例如常见的大麦芽,维生素b,山楂,韭菜,苦瓜等食物也是有回奶作用的。另外,妈妈们在断奶回奶时需要注意饮食,增加奶量的食物千万不要食用,例如:猪蹄汤,鱼汤,木瓜汤,炖鸡等,同时还需要减少高蛋白的摄入。
断奶回奶期间,很多妈妈会遇到奶胀痛的情况,由于奶水无法及时排空,缺少了宝宝的吮吸,奶水淤积导致肿块,这种情况下,尽量尝试把积奶排空,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如果情况严重,建议找断奶师进行帮助。
宝宝篇——营养补充精神抚慰
对于宝宝来说,断奶无疑是最艰难的事情,断的不彻底不科学都会对宝宝的心理、生理和健康的发育形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宝妈们必须做好断奶的普及。
①断奶不等于罢奶
正常情况下,4个月的宝宝会出现罢奶的情况,本能的拒绝母乳,这种情况称之为“生理性厌奶期”,通常会持续一周的时间,宝妈们千万不要误以为是最佳的断奶时间而进行断奶。最佳的断奶时间为1岁以上,而且是宝宝已经能完全适应接近成人的食物。生理期罢奶的现象会随着宝宝运动量的增加,消耗增多和食欲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
②减少依赖感
宝宝最依赖的莫过于妈妈,随着哺乳次数的减少,宝宝也会随之感应到而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感。很多宝宝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就开始紧张焦虑,并且拒绝陌生人接触。断奶期间,妈妈最好是让宝宝适应亲人,也要陪在宝宝身边,给予安抚、关爱,注重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安和恐慌,尤其是刚刚开始断奶孩子哭闹不停时。
③营养跟进
虽然1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添加了丰富多样的辅食,但宝宝的消化机能并不成熟,咀嚼、消化功能不足,而且一些关键营养素在食物中无法完全摄取足量,例如对宝宝成长发育十分重要的维生素AD。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的含量非常有限,像动物肝脏等主要来源因其为解毒器官,并不建议给小宝宝过多服用,而深色蔬菜中的并不含有直接的维生素A,而是以β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但因其转化率极低,无法摄入足量。可能有些家长觉得多吃一点就好,这是错误的,不仅不会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反而会造成小儿积食。即使是在1岁左右断奶后,家长仍需继续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D噢!维生素A能够维持宝宝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的完整性,增强抵御病菌的能力,还有利于宝宝的视力发育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协同助力宝宝骨骼发育,让宝宝长得更高、更壮。
另外,目前科学断奶的最佳方法是找专业人士进行断奶辅助,不仅能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也能轻松的度过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