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血液病?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常见的有各种贫血、出血、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及各种血细胞数目的增多或减少等。
2、哪些因素可引起血液病?
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
3、什么是贫血?
贫血不是病名,是症状,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贫血的病人大多有头晕、疲倦、四肢乏力,心悸气短,尤其活动后更为明显。查体时可发现面色及粘膜苍白,心率增快,如果长期贫血还会引起心脏扩大。在诊断上,首先要确定是不是贫血,不要认为头晕乏力,眼发黑甚至于血压低就是贫血,而要通过血常规化验检查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是否低于正常来明确。如果有贫血就应该进一步检查引起贫血的原因。
4、什么是白血病?
多年前西欧Bennett和Virchow发现有贫血、肝脾肿大的病人,血液抽出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血液中有一层黄色“脓样物”,其中全为白细胞,故称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回顾调查,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第七位。儿童、青少年中白血病为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按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按血细胞的不同细胞可分为各种类型。如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白血病病人的骨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外周血中也可见白血病细胞,但所占比例多少不一。
5、为什么白血病称为血癌?
首先,白血病病人骨髓或外周血中所出现的白血病细胞已失去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它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胞浆及胞核的发育失去平衡,常表现为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而且核仁大、核不规则。其二,根据白细胞遗传学研究(染色体和造血细胞培养),已一致公认为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受到各种因素而引起的癌变。白血病细胞动力学研究也明显不同于正常的造血细胞。其三,白血病的病理变化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均有异常,大多数病人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均极度增生。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外周血循环中,并浸润到全身各脏器组织,几乎同于其他实体瘤的血行转移。最后,白血病的发病规律与其它肿瘤相同,未经治疗可于一定时间内死亡。选用抗肿瘤药物常奏效,只是某些方面治疗的难度超过其他实体瘤
6、白血病遗传吗?
白血病能否遗传给下一代子女,对兄弟姐妹是否也有影响。对此,每一个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
骨穿后,患者可能出现穿刺局部轻度疼痛,血液系统疾病、凝血机制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出血,患者及家属不必紧张,给予压迫止血5--20分钟,出血即可停止,局部胀痛不适3~4天也可逐渐消失。提醒患者特别注意,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洁,3天内勿沾水,防止局部感染。没有特殊情况患者术后即可步行离开,不需要静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