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准妈妈们都知道,孕期补钙对妈妈和胎儿都非常重要。
怀孕之后的准妈妈体内钙质流失是很快的,孕期前三个月是胎儿骨骼成长发育的重要时间段,需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钙质,为了避免胎儿发育畸形和满足自身营养需求,许多妈妈日常饮食中都会积极补充钙质。
但是钙质不是补充越多越好,补充太过也会对胎儿造成损伤,怎么补具体还要看准妈妈自身是否有缺的钙迹象,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增强营养。
很多孕期妈妈对于补钙这件事,还是存在不少误区的。
孕期常见的3个补钙误区
1.钙片要吃剂量大的?
有些妈妈们图省事,既然自己要补钙,那就买剂量大的钙片来吃,一天一次,简单方便。
这其实是错误的!
要知道,单次摄入高剂量的钙反而会降低钙的吸收率。另外,一次性补大量钙还会干扰其它矿物质的吸收,比如铁、锌,增加缺铁性贫血、食欲不振等问题的风险。
所以吃钙片最好选单片剂量小的钙剂,如~mg的小量钙片,每天分多次吃。
2.多喝大骨汤就能补钙?
我们经常听老话说,“吃啥补啥”,很多孕妈觉得喝筒骨汤就能补钙。
但这是十分不靠谱的!研究表明,骨头汤并不能补钙,而且也不能起到补骨头的作用。
其实大家在喝骨头汤的时候,就算是把软骨嚼碎吃了,以及把骨髓挖出来吃掉,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够解馋。以及……长胖。
3.补钙会导致胎盘钙化?
有的孕妈妈不敢补钙的原因是,担心胎盘钙化和不好生。
但胎盘钙化其实是胎盘的一种正常的老化过程,并不属于病理改变。
过早的胎盘钙化,可能和高危妊娠、分娩并发症有较高的风险有关联,对于是否会对新生儿有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胎盘钙化和孕期补钙有关。
孕妈可以吃这些食物补钙
说到如何补钙,咱们要先来看看对钙的需要量是多少。
孕早期:mg孕中期:0mg孕晚期:0mg
注:数据来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
1.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食物
牛奶有很多种形式,比如鲜牛奶、包装牛奶、全脂和脱脂牛奶、酸奶、奶粉等,孕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选择错误反而会伤身。
比如乳糖不耐受的孕妈,不适合喝普通的牛奶,否则容易拉肚子,可以尝试酸奶,不仅容易消化,钙含量也更多,而且酸奶中的益生菌对肠胃功能有益,还能缓解便秘。
孕期体重控制不佳或血糖过高的的孕妈建议选择脱脂牛奶,全脂牛奶脂肪含量偏高,容易造成肥胖。正常情况下建议选择全脂牛奶,不仅口感更好,而且营养价值相对高一些。
2.豆制品的钙含量也很丰富
北豆腐是用卤水作为凝固剂凝固出来的豆腐,硬度高,质地较粗糙,钙含量高。
克北豆腐、豆腐干的钙含量分别为毫克、毫克。
建议每天吃20~25克北豆腐制品(25克大豆相当于50克豆腐干或克北豆腐)。
3.绿叶菜也可以补钙
芹菜、菠菜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不仅含有还含有大量的钙、铁等矿物元素,还富含膳食纤维。
怀孕期间,孕妈若经常食用芹菜和菠菜,不仅可以吸收蔬菜中的钙元素,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缓解孕期便秘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另外,如小油菜、荠菜等绿色蔬菜,既适合多样化烹饪,味道还鲜美,都适合作为孕妈补钙的优选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