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野史中甲午平壤之战5xw3o423
TUhjnbcbe - 2020/7/28 11:22:00

野史中甲午平壤之战


野史不入流,向来难为史家承认。可有时候我想,历史不一定是史家的真心话,而野史却会是某个时期坊间百姓的真心声。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史料告诉我们的或许已经很多,大约被研究透了。近读清人吴沃尧写的笔记本小说,其中一段提到此事,虽然大有小说家笔法,但那时候离事情发生时日尚近,或许就是当时民间流传的“小道消息”也说不准。按照现在人的经验,小道消息常常比“大道”上来的消息快捷而准确。


    话说,有个叶姓*门带兵驻防平壤。日本人来了,将平壤团团围住,但守*粮草充足,如果坚守待援,谁输谁赢还不一定。这时候,叶*门的文字师爷陆某人出头了。这陆某原是江南一个落第秀才,花钱捐了个“二百五同知”,此人打得一手绝好麻将,人家抓十三张牌,他就能有本事摸上来十六张,即使人坐旁边盯着他的手也发现不了。


    中日*队剑拔弩张正准备开打,陆师爷向叶*们说,日本兵如何厉害,一旦开战很可能杀得我们片甲不留,那时候责任可就全由*门您来承担了!说得叶*门头上冷汗淋漓,即求陆师爷出主意想办法。陆师爷说,不如把平壤让与日本人,还可以全*而退。叶*门立即想到:但是怎生对上头解释呢?陆师爷道:对上头只报一个败仗罢了。打了败仗,还能保全士卒,不失*火,较之全*覆没总好得多了!本来就贪生怕死的叶*门,被陆师爷连骗带蒙说得心里更加害怕,忙说:怎样才能使得日本退兵呢?陆师爷说:这有何难,只要*门写一封信给日本官,求他让我们一条出路,把平壤让给他。他不费一枪一弹得了平壤,还可以回去报捷,何乐而不为?听此一说,*门说:那就请你赶快写封信去吧。陆师爷道:这是*务大事,一定要*门亲笔才好。*门说:我哪会写字呀!陆师爷当然知道,赶紧表示自己先写张样子您照着描就是了。陆师爷就用八行书写了两张,“起头无非是几句恭维话,中间说了几句卑污苟贱、摇尾乞怜的话;落后叙明求退开一路,让我兵士出走,情愿将平壤奉送的话。”*门用纸蒙在上面,小孩学仿影一般。拿刀枪出身的*门拿起这没有分量的毛笔,犹如拿了几百斤重的东西,写好了,画过押,手也颤了臂也酸了。陆师爷拿过来仔细一看,连说不好,说漏了一句紧要话。赶紧补上一句,软硬兼施哄着*门再描了一遍。写完,*门往炕上一躺说:再要不对,就要了我的命了。信送过去,日本官还以为是下战书来了,及至拆开看了,不觉好笑,回信说:“也罢,我也体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打你们,就照来书行事吧。次日,*门一马当先,率一队守*从日本人让出的夹道中灰溜溜一退三十里。这大概就是当时小道消息甲午战争的平壤之战,历史书中却不是这么记载的。问题是作者吴沃尧还有伏笔在后面。事后,陆师爷跟叶*门说:“兵凶战危,我实在不敢在这里伺候*门了,求*门借给我五万银子盘费。”叶*门惊道:“盘费哪用得着这许多!”陆师爷说:“这盘费本来没有一定的数目,就看各人交情了。”叶*门说:我哪有许多银子送人。陆师爷说大人烟台、天津都有生意……叶*门毛了,大喝道:我有钱为什么一定要送给你?陆师爷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叶*门那天描的第二封信。原来陆师爷在第二封信里加了“久思归化,惜乏机缘”几个字,*门大字不识一斗,稀里糊涂就照着描了,陆师爷依然将第一封信投给了日本兵,第二封信却留着做了要挟的筹码。好说歹说*门还是花了三万银子才平息此事。陆师爷拿了这些钱又捐了更大一级的官,继续进行他的坑蒙拐骗事业。这是后话,在此不赘。对照蔡东藩先生的《清史演义》,知道叶*门乃软弱怕死的叶志超,部属丰伸阿、马玉昆、左宝贵等还是不惧战的,当马玉昆等正在前线与日本人打得不可开交时,统帅叶志超却在平壤城头竖起了白旗,本人兀自坐在帅府浑身乱颤,待到夤夜赶紧率队退至辽东。接着中日海*开打,丁汝昌率领的北洋水师在敌舰还有九里远时就慌忙打炮,炮弹炸起的水花四溅,离日舰还有八竿子远。加上又有方伯谦一类的胆小*,拥有兵力、火力优势北洋水师不堪一击,几乎全*覆没了……有这样的统兵将领,加上身边又有陆师爷一类的人,焉有不败的道理。当然,没有陆师爷还是要打败仗。

1
查看完整版本: 野史中甲午平壤之战5xw3o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