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气血为本,人的一生所有活动全是靠气血运行来完成的,血液充盈、运行通畅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当身体气血不足时,就会出现一些亚健康问题,比如:心慌、失眠、爱掉头发、容易疲乏、情绪焦虑、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等等。但是千万不要陷入这几个误区!
1、补铁就是多吃铁元素食物?
无论吃什么都讲究进补得当,所有东西不能一成不变的大量去补给,多多益善有时候就会导致过满则亏。若是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铁元素,就可能引发铁中*,表现在头晕腹泻等。重则还可能导致昏迷。
日常最多的就是缺铁性贫血,可能会让人认为补血。就是补铁元素,但若是想彻底不再贫血,肯定是养成日常饮食的习惯,而不是单纯的补两天就结束了。若是后期还是补血前的习惯只会导致再次复发。
2、贫血多喝牛奶、多吃红枣和菠菜?
牛奶我们日常中经常喝的一款饮品,不仅可补充蛋白质,还营养丰富。但是在补充贫血这方面,它起到的作用却很小。牛奶会在身体里妨碍对铁的吸收,影响补铁和补血的效果。当在食用牛奶的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和碱性物质一起吃,还可能降低我们体内铁的含量。
红枣虽然是我们补血最先想到的食物,但是在新鲜大枣中含有的铁元素,对于人体来说利用率很低。从中医上来说,红枣并不是直接用作补血的中药材,而是作用于将养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红枣健脾养胃,可以间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但是脾胃比较虚弱的时候吃太多红枣会过于甜腻,导致脾胃气滞满闷,郁而化火。
菠菜是蔬果中含铁量丰富一些的食物了,但是还是没有肉的补充吸收的好。所以要是补充铁,可以首选肉,但是也不能不吃蔬菜,要互相结合,多维补充。
3、气血可以同时补充?
气色跟不上的时候那就是气和血都需要补充,但是这两方面的补充可能不能同时达到效果。例如,当月经期间或者孕产,失血是很多的,此时要主张补血而不是补气。其实气的补充达到一定平衡点就不用过多补充了,只会这导致干燥烦热。还可能补多伤血,过于饱和就会失衡。
气与血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大家一定要注意补气血,补好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