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为医生,你有哪些一般人我都告诉他,但 [复制链接]

1#

那必须是整天把养生挂嘴边,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天天瞎补乱补的大爷大妈们。他们相信偏方治病防病,把“食补”发挥到极致。我最近还发现,不仅仅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开始不正确的养生,在不知道自己缺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乱补了。

我们一直强调均衡营养,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对身体都非常重要,都需要补充。而且的话,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他们对某些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儿童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刻,需要多摄入蛋白质和钙;孕妇需要额外补充叶酸;老年人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还有些叔叔阿姨很节俭,舍不得花钱,吃的东西总是那几样,不能满足食物多样性的膳食原则,导致维生素、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缺乏……

图片来源于中国营养学会

然而,很多朋友并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也不知道各种食材里面富含哪些营养物质,便盲目的补充。这样不仅仅是浪费钱,营养素的过量摄入还可能对身体有危害。

所以的话,要根据自身的生活饮食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但是,很多人就像被洗脑了一样,医生反复劝诫,反复叮嘱,但他们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我曾经碰到一个患者,他整天怀疑自己缺营养,什么都缺,什么都要补。我对他说,你身体很健康,消化吸收功能也很好,根据你的饮食情况,你应该什么都不缺,继续均衡饮食就好了。他一句话差点把我气死:“你怎么知道我什么都不缺,你有证据吗?你给我做什么检测了吗?”

我后来仔细想想,他说的也不是毫无道理。我们应该做到精准的营养支持,通过客观科学的检查手段,看看自己缺什么,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而不是你主观的认为自己缺什么,就去补什么,或者你认为什么都不缺,就不去补充。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检测你到底缺什么?

传统的做法是这样的,如果医生怀疑有某种疾病,患者存在某种物质缺乏,可以一项项的去检测。例如出现贫血,怀疑是叶酸或者维生素B12缺乏,可以抽血查这两个指标;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检测钙和维生素D水平。

但是,这样检测的效率比较低,一般只会针对性的检测临床症状相关的营养素,取血量大,医院抽血,对患者很不友好;更重要的是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一般已是营养素严重缺乏的状态,该传统检测手段不会对边缘性缺乏的营养素进行筛查,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及早对缺乏的营养素进行补充。

有没有可以在家采样,使用少量指尖血就可以检测多个指标的办法呢?

有的,目前研究很火热,例如干血斑(DriedBloodSpot,DBS)技术,将指尖血滴加在滤纸片上,自然干燥后得到干血斑,通过检测干血斑中相关组分含量,获得受检者相关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目前,DBS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筛查、药物临床研究、治疗药物监控等方面,在营养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扩大[1-3]。

干血斑技术只需要将少量指尖血滴于滤纸上晾干后,就可以制成干血斑样本,用于血液代谢物的检测。相较于常规血样,干血斑样本的采集、运输及储存都更为简便、快捷、安全。

干血斑样本的采集无需专业医护人员的参与,受试者可以在家采样,采样过程疼痛感低,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也较静脉采血要低。

常规血样的运输需冷链,而干血斑样本的寄送仅需普通快递即可。另外,常规血样到达实验室在样本分析前需要储存在超低温冰箱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干血斑样本的储存条件就没有那么严格,可在4℃环境甚至常温环境稳定保存,占用空间也小得多。因此,干血斑样本的运输储存具有简便且低成本的优势。

目前,有一些公司和厂家正在研究干血斑技术应用于营养检测,指导临床治疗。例如汤臣倍健公司已经开发了少量指尖血检测9种维生素、5种矿物质和3种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少量指尖血”就可实现维生素、矿物质、小分子代谢物及大分子蛋白等全自动连线检测,精准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而且的话,检测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干血斑全自动分析平台(on-lineDBSautomatedsystem),使用机械手无错操作,高通量、快速、精准可靠,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随时随地均能进行样品采集,无需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采样,且样品保存非常简便,无需冷链运输,真正实现对个体营养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

希望这样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在未来,我们只需要在家自己采少量指尖血,就可以判断自己到底缺什么营养,然后有针对性的补充,实现真正的精准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剑兴,胡雅,冼艳斌,等.干血斑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7(4):-.

2.蔡田恬,杜益,颜星星,等.UPLC-MS/MS法测定干血斑中环孢素的含量[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9(06):-.

3.李娴,李林飞,李东晓,等.应用串联质谱法建立正常儿童干血斑氨基酸及酰基肉碱的参考区间[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

本文来源:普外科曾医生-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学博士,知乎大V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