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李女士已经被“失眠”折磨了近三年,每天晚上睡前就坐卧不宁,两条腿不知往哪里放才合适,老感觉腿上有蚂蚁或虫子在到处爬。总喜欢捶腿或使劲用双脚蹬地才感觉舒服,要不就不停地在地上来回走动。实在没办法,就买了一把橡皮锤敲腿。而且倒在床上只要一闭眼就马上惊醒,每天晚上需反复折腾3~4个小时,实在困极了才能入睡。老公仔细观察,发现李女士入睡后也不老实,左腿不时抖动,有时还踢他,搞得他也睡不踏实。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失眠”,可安眠药一点儿都不管用。还能怎么办呢?
案例揭秘
这医院,门诊大夫接诊了李女士,并对其进行了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肾功能、血糖、多导睡眠图、下肢血管彩超等检测。诊断结果随即出来了,经多导睡眠监测发现李女士确实入睡困难,折腾了2个多小时才入睡,而且脑电监测发现她睡后老醒,每次觉醒都与李女士的腿动有关。那这种奇怪的腿动引发的睡眠障碍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它就是——不安腿综合征。
专业解读
不安腿综合征又称不宁腿综合征或腿部神经过敏综合征。由Willis在年首次记述。
本病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中老年人多于青年人,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并发糖尿病、尿毒症、贫血、隐性肝病、癌症、帕金森病者,亦有因妊娠或受凉而发病者。本病临床主要特点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的、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异常感觉。以小腿的腓肠肌最常见,大腿或上肢偶尔也可以出现,通常为对称性。患者常自诉在下肢深部有撕裂感、蠕动感、刺痛、烧灼感、疼痛或者瘙痒感。患者有一种急迫的强烈要运动的感觉,并导致过度活动。若在休息时出现症状,经过活动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症状。正常情况下,夜间卧床时症状变得强烈并且在半夜后达到高峰,患者被迫踢腿,活动关节或者按摩腿部,患者往往形容“没有一个舒适的地方可以放好双腿”。严重者要起床不停地走路,方可得到缓解。失眠是其必然的结果,大多数患者伴发有睡眠中周期性肢体动作。睡眠中周期性肢体动作是发生在快速动眼相睡眠期,此时腿部刻板的、重复屈曲动作,可将患者惊醒。由于夜间睡眠障碍,导致患者严重的日间嗜睡,工作能力下降。
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总人口的1%~10%,我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2%~5%。对该病的发生机制方面的认识在近年来有较大进展。一般认为由受凉、外伤、疲劳及精神因素影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代谢产物淤积,刺激局部所致。不少病人家族中有类似的患者,可见此病存在遗传倾向。缺铁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孕妇的发病率较高。
不安腿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但是辅助检查可以排除一些继发性病因,主要包括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结合力、肾功能、血糖等;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检查头颅MRI、脑电图、肌电图、多导睡眠图、腰椎CT或MRI、下肢血管彩超等。
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制定了一个最低诊断标准。
(1)异常感觉:由于肢体的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导致有运动肢体的强烈愿望,主要是下肢。这些异常感觉常发生在肢体的深部。
(2)运动症状:患者不能入睡,不停运动肢体以缓解异常感觉。主要表现为来回走动,不停晃动或屈曲伸展下肢,或者在床上辗转反侧。
(3)症状在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可以暂时缓解。
(4)症状在夜间加重,深夜达到高峰。
(5)腓肠肌内有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身体感觉,常伴有腿部出现一时性疼痛和瘙痒。
(6)不能用内科和精神科障碍解释其症状。
(7)可以有其他睡眠障碍存在。
诊断该疾病多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发现诊断线索,由于“不安腿综合征”多伴发“周期性腿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记录患者睡眠时腿的肌电活动,从而发现此病的客观证据。广大读者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简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不宁腿综合征:感觉双腿必须移动才舒服;安静时情况加重;运动时好转;一般发生在晚饭后及睡觉时。该病是可以诊断并得到控制的,症状明显者,需要及时到睡眠中心就诊。平时要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不酗酒,讲究睡眠卫生,避免过度劳累,营养均衡以防缺铁。
揭秘人:
闫雪
中国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
中国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孙书臣说:
当睡眠不好时,人们往往会抱怨自己患了失眠。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与睡眠相关的诸多疾患当中还有另外一个常被误认为是失眠的病——不宁腿综合征。当夜间睡眠中腿部出现异常的感觉,如疼痛、蚁行感或虫咬般的感觉,又通过片刻的活动得到缓解而再次入睡时,千万不要再误认为是失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