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献血后会导致发胖,贫血,血压不稳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

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约有4.5升血液,而毫升的血液,或许就可以挽救别人性命。

但目前在我国,献血人次仅约占我国人口的1%。甚至部分人群对献血很排斥,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

你知道吗?1单位献血量,最多能救3人!然而不少人却因为对献血缺乏认识,存有疑虑而最终放弃。

哪些人不能献血?

献血前要做哪些准备?

献血有哪些步骤?

献血后注意事项

献血后多久能够恢复?

献血的误区

献血的好处

很多人献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然而,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

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

可预防、缓解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分,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男子献血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这种说法目前尚缺乏依据,未获得国际公认。

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